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57岁的韩亚兰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也是广东省“南粤技术能手”和中学特级教师。他熟悉职教、研究职教、热爱职教,天生就喜欢动手操作,喜欢钻研技术。他说:“从事职业教育,是我最大的幸福。我要争取在职业教育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
爱学肯钻必有回报
韩亚兰原是青海牧区一个水电站的电工。1978年,他考入青海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大学教师。1991年,韩亚兰举家调到广东顺德。当时,乐善好施的梁銶琚博士捐资,在顺德县创办了集职高、普高、初中于一体的梁銶琚中学。韩亚兰调入后不久,该校取消了普高和初中班,成为一所完全的中职学校——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韩亚兰从普通教师干起,在中职教育一线默默耕耘,一晃就是21个春秋。
韩亚兰爱学肯钻。为了在业余时间钻研技术难题,他在家里布置了一间工作室,自费购买了交流伺服驱动器等试验器材和专业工具,光万用表就有12块。有时遇到刁钻的难题,他就在折叠床上睡,半夜醒来继续“攻关”。
在韩亚兰的办公室里有一台大屏幕数字万用表。他嫌平时用的数字万用表屏幕太小,上课演示时学生看不到测量的数据。于是,他自己动手设计,为原来的数字万用表配置LED大屏幕。“这样,同学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测量的数据了,大大提高了测量演示教学效果。”
辛勤付出必有回报。截至目前,韩亚兰共申报国家专利12项,其中7项获批。他还开发了《工业自动化技术》等5门高新课程,设计制作了20多套工业自动化技术实训设备。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上世纪90年代,职业教育刚刚起步。当时,学校没有一个实训实验室。韩亚兰提议将学校闲置的生物实验室改造成第一个电工技术实训室。从画设计图、购买木材原料,再到制作实训台,样样他都亲自动手。就这样,拥有30个实验台的实训室诞生了。
梁秋霞是韩亚兰带的第一批机电专业学生。看她力气小,拧不动螺丝,韩亚兰就特制了一把大头螺丝刀送给她。于是,力气小的梁秋霞,安装起器械来能跟男生一样快。她说:“这对我产生很大的鼓舞,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浓,渐渐成了韩老师的得意门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韩亚兰说,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真诚之心去关爱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用精湛的技艺去培养学生,并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他在机电教研组带头考取了电工高级技师技术资格,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技能型教师。
韩亚兰辅导的学生先后有二十多人次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奖,他本人也曾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第一名。在教授每一项技术之前,韩亚兰都要自己先进行反复推敲和操练,并尽量多用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要先让技术融入自己的身体里,才能把最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学生。”韩亚兰讲课深入浅出又风趣幽默,深受学生欢迎。
退休了还会惦记职教
从1996年开始,韩亚兰一直担任学校分管教学、培训和专业建设工作的副校长。他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带头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研究,解决了以往技术类课程教学存在的理论实践两张皮的弊病。如今,“项目教学”已成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几乎所有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他领衔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计划得到教育部和中国机械联合会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已被许多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所选用。
对于一所职业院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出紧贴市场需求的学生。韩亚兰经常带领老师们到企业去,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及时体现到教学中。他带领老师不断开拓新的培训市场,并亲自担任高级电工技术资格和技师技术资格培训的授课与技能培训指导。现在,社会培训和师资培训已成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大品牌,每年培训超过一万人次。学校成为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形成了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两个轮子齐发力”的良好局面。
还有三年,韩亚兰就要退休了。他说退休后仍然希望和学生待在一起,继续演绎他的“职教人生”。他打算写一本关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教材。“最好能打破那种纯技术的模式,把自己对职业教育的热情、对电工专业的认知、对企业和学生的了解融合进去。”很显然,他要写的教材已经超越了专业知识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