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这是个“怪”学校——校领导是清一色的“老头”,平均年龄65岁;学生进校不收费,学生自己挣钱后补交学费;教室简陋没有先进的设施,可老师讲得带劲,学生学得认真;提到这个学校的名字没有几个人知道,甚至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位置……就是这样一所鲜为人知的民办学校,今年教师节当天,他们收到了一份来自国家教育部的荣誉。
记者所说的来自教育部的荣誉,是“2007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个称号,9月10日,在全市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天海”接受了这份充满汗水的荣誉。可别小看这个称号,在市区所有职业学校当中,有幸获得这个“国”字头的荣誉的仅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一家。记者昨天走进这座学校,一帮为学校默默付出的“年轻”老头让记者深深震撼。
“我们的学校不交费”
扬州“天海”成立于2002年,它是一座只招收贫困学生的职业学校。学校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农村贫困的初中毕业生寻找一条升学就业的路子。和其他职业学校不同的是,到这里上学的学生,不用家长掏一分钱。“哪有这样的好事?”学校成立之初,这样的疑问不止一个人问过。但是办学5年来,“天海”所实现的承诺让众多家长、学生和教育界人士都大呼“不可思议”。
昨天,记者走进学校时,正好碰到一位从高邮农村来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我们的学校不交费。等我们一年后挣了钱,我们再在每月的工资里抽出一部分还给学校。”他告诉记者,他来自单亲家庭,要不是“天海”,可能现在在家种田。他说,他是大男孩了,不能让妈妈操心,家里穷,但是不能被人看不起。他跟记者说,自己挺幸运的,到“天海”上学不用交学费和书本费,而今年,国家对农村户口上职业学校的学生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这1500元,冲抵了本来该交的住宿、水电等费用,自己只要带吃饭的钱就可以上到学了。如果伙食费都不够,还能向学校借。
“进门吓一跳,不像学校像座庙”
“我们这座学校,其实真不像学校,我和学生开大会的时候就讲过这样一句顺口溜,‘进门吓一跳,不像学校像座庙’。但是我觉得,学校的产品是学生,不是教室,学生有了好出路,学校就是好学校。”说这番话的是“天海”的张延年副校长。张校长说,很多农村来的学生都觉得这里不像学校,还没有一些农村的中学规模大。记者在学校转了一圈,只用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
走进校长室,两张办公桌,一个茶几,几张凳子,估计看到的人,都不会和“校长室”三个字联系起来。张校长告诉记者,“天海”的所在地原来是一家工厂的闲置厂房,办学5年了,“天海”送走了千余名学生,可是学校还是老样子。“虽然条件简陋,可走出去的一个个孩子们把这里当作宝。有时间,他们还会回来看看。”张校长说。
“全中国找不到一所这样的学校”
“天海”究竟是所什么样的学校?张校长说,这是所充满奇迹的学校,全中国都找不到一所这样的学校。交谈中,张校长一连说了好几个奇迹。
校领导3个做过心脏支架手术,2个患有癌症
扬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原主任徐凤仪曾经撰写过“天海”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提到,天海的创办,起因于原扬州市政协副主席王功亮的一次农村调查。他发现,农村有很多初中毕业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学习。调查过后,他和几位搞教育的老同志商量,决定以半工半读的新模式,创办一所专门培养农村孩子的职业学校。这几位老同志就成了“天海”的校领导。
“别看我们个个都挺精神的,你大概看不出,我们几个平均年龄65岁,3个做过心脏支架手术,2个患有癌症。就凭我们这帮‘老头子’,能把学生一个个送出去,让企业满意,不能不算是奇迹吧。”张校长说。
学生一年上一年半的课
“学校只有一个年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学生要在一年内上完同类学校一年半的课程。我们这么做就是要腾出2年的时间,让孩子们多学点实际技能。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没有就业,一切都是空谈。”
据介绍,这里的学生,这学期8月15日就开学了,每天都上8节课,周六也上课。到了第二年,他们就将进入定点企业半工半读。这期间,学校的老师,每个月都会去企业面授,布置作业,答疑解惑,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企业沟通帮助学生提高。到了第三年,企业会和学生们签订劳动合同,学生还是在老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边工作边学习,到第三年结束,拿到中专毕业证书,成为企业的员工。
企业求着学校多办点班
“刚开办的第一年,也有企业不接受我们,我们几个老头,一边忙学校的管理,一边联系企业。到现在再也不用我们出去跑了,不少企业求着我们让我们多办几个班。”交谈中,好几个校长都提到企业主动上门的事。
上海亚尔电光源公司是最早和“天海”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公司。张校长说,我们第一批送去27个学生,有两个学生因为表现不好,让公司领导很反感。到了第二年就不愿意接受“天海”的学生了。谁知没过多久,“亚尔”公司派人到扬州主动找上了门。来人说,留下的20多个学生综合素质好,接受能力强,已经成为公司的骨干工人。他们想继续定向培养,而且跟“天海”要两个班的学生。“学校规模就这么大,哪有那么多学生?我们只好定向培养了一个班,这个班就叫亚尔班。”不光是亚尔,扬州的众多企业,诸如扬力集团、地豪电子、扬州灯泡厂等企业都到学校来,求着学校多办点班。
“我们做梦都想有个教育基地”
教育部部长周济2005年就曾提出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试行半工半读制度,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说这句话的背景就是我国有“天海”这样的成功例子。
“我们做梦都想拥有一个教育基地。”几位校长异口同声,“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的瓶颈。”张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去年学校收到的学生缴纳的各项住宿和水电费共计60万元,而学校的全年开支达到134万,亏空的部分,仅靠一二届的毕业生返还的学费还远远弥补不了。“我们这样的学校,应该办成有3000名学生的职业学校,而现在,满足现有的400多名学生的教学设施都难以具备。”张校长说,“虽然今天我们获得了教育部的肯定,但是学校今后的路怎么走,怎么发展壮大,还有一系列问题等待着我们,真是任重道远。希望我们几个老头子,能看到学校壮大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