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网
诗人纪伯伦有句诗说得好:“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算来,不过30年的历程,也许还算不上“走得太远”。但教育发展的传承性,使它楔入了具有厚重和久远发展历史的学科教育的领地,汲取办学经验和发展的动能。这样的借鉴与嫁接,使高职教育与学科教育声气相通,一下子就走进了历史的深处。
而问题在于,“入乎其内”,易;“出乎其外”,难。高职教育在完全缺乏举办高等教育经验的背景下,起步时只能模仿借鉴普通本科、专科。而一旦入其彀中,人的怠惰习性和创新艰难的双重发酵,使人沉迷其中,不思变革。久之,甚至感觉职业教育就是这样办的,养成了“路径依赖”。这就是人们痛加挞伐职业教育“专科模仿”、“本科克隆”的因由。由此来看,职业教育,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决不是一个虚假的命题。而且其表现还不单纯是在学科化的路上走得太远,还包括在“跟着感觉走”的路上已走得太远,在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上徘徊踯躅得太久、太远。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我们却在学科化的路上走得太远,背离了自己出发时的目标,模糊了自身的办学定位和追求,与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渐行渐远。由于沿袭学科化的办学模式,在这一轨道上惯性滑行得太久,使许多人麻痹了自己探索的神经,消磨了创新的意念,窒息了改革的欲望,找不到回家的路。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另一类型”的教育,应该瞄准培养目标,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如果沉湎于学科化教育不思自拔,就只能迷失自我,丧失个性,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跟班”和“随从”。
高职教育对出发目标的背离和忘却,还表现为在“跟着感觉走”的路上已走得太远。“跟着感觉走”,即跟着经验走,经验是体验内化而生成的一种解释模式,是感性层面的经历的总结和积淀。高职办学经验一是源自中职办学的惯性延伸,二是源自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借鉴套用。经验好比航船上的尾灯,只能照亮已经驶过的水域。而问题在于这片“水域”并不属于高职,以错位的经验指导着办学实践,这样的经验只能把高职引向迷失自我的所在,而不会到达属于自己的站台。还不仅于此,由于在稳定而习惯的经验中浸淫,强化了人们对那些错位的办学模式的适应与认同,造成了反思力、创新力的荏弱。人们已习惯了摸着这些经验的石头“过河”,而不思“架桥”、“借船”等创新手法,一旦离开了那些“石头”,就感到张皇失措,无所适从。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用理性来制导,需要关于“为什么”的破译和形而上的理性思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经验层面的作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和属性,引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对出发目标的背离,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例如,职业教育是高成本的办学类型,但受制于财政拨款和办学收费的不足,许多应有的办学举措都无法落实,只能“看菜吃饭”,降低标准,不得已而求其次,质量规格和人才目标的实现必然难以保证。再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由之路”,也是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精髓。我国的高职院校对此也都高度认同,并努力探索合作的路径与模式,希望通过合作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但事实是,许多学校在合作过程中并不顺利,不少企业对合作并不买账、缺乏热情。合作之路的艰难,使人们在这条“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上走得并不顺畅,投入的精力与付出的回报并不成比例。于是,信心受挫,热情冷却,决心动摇。但没有合作,学校还要办,还要生存发展,但已少了那份刻意追求合作的冲动与执着,只能在顺其自然中听任其发展。就这样,“逻辑的事物变成了事物的逻辑”,出发时所追求的校企合作目标,已变得越来越模糊、疏远,转头成空。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的政策设计者和践行者们,从法律、体制、机制和创新层面共同反思这一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实现校企合作的解套与突破。
|